新型膏體泵輸送開采礦山模式 成為綠色新模式(圖)
早在2014年,新光集團劉東煤礦與飛翼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實施膏體泵輸送充填采煤項目。今年5月,項目通過了江蘇、安徽兩省經信委聯合組織的現場驗收評審。專家一致認為項目設計合理,技術最先進,施工質量好,建設進度快,各項技術指標達設計要求,并高度評價其“開創了江蘇、安徽兩省壓煤實施充填開采并取得成功的先河,真正實現了綠色開采、和諧礦山建設,對我國煤礦開采壓煤具較高推廣價值和示范作用”。
目前此項目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膏體泵輸送充填開采成套技術與核心裝備,成功實施的最復雜工況充填案例。它的成功,成為我國礦山充填開采領域的里程碑事件:“高大上”的膏體泵輸送充填模式,有了成熟的中國式“經濟型”全套解決方案;國產充填工業泵性能超行業國際先進水平,可完全替代進口裝備。
二零一一年,礦區始嘗最“貴族”的高水充填法。高水材料所含結晶水易風化,引起充填體不穩定,不能長久支護頂板和抵抗地壓沖擊、覆巖移動。半年試充,該法以失敗告終。
公司-新光集團位于安徽省淮北市境內,屬江蘇、安徽兩省共有,是鹽城、淮北兩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后合作開發的首個項目。1998年礦區建成投產以來,一直采用傳統開采,即邊開采邊留有防地面塌陷的保安煤柱的模式。近年,這一模式頻現“短板”:對生態環境累積破壞嚴重,礦社關系緊張;資源利用率低。礦區已采工作面,留有占總資源近60%的保安煤柱,一旦發生地面塌陷等事故,這些資源將“陪葬”地下,浪費巨大;三下壓煤采出難。據安徽省地質調查院等有關單位評審,礦區“三下一上”(地表水體下、建筑物下、鐵路下和水體上)壓煤高達現有探明儲量的65%,800余萬噸優質煤資源被“壓”村莊下。若要傳統開采,只能遷民。近年來,礦區范圍內城市建設了諸多新興項目,遷民顯然“不現實”。
“高水法”的失敗,除自身缺陷外,還與劉東煤礦的超復雜工況有關。礦區需開采煤層為傾角達30度之大的急傾斜煤層,充填中稍不慎,就將導致頂板垮落;礦井下巷道布局復雜如“山路十八彎”,泵送管路呈近5000米超長距、垂高近600米大采深的高難特征。施工難度之大,國內外罕見。
此前,國內實施的膏體泵輸送充填案例中,2000多米泵送距離,管道彎頭僅10余個的一般工況下,進口充填工業泵也常因易堵管而無法實現單泵泵送。為穩妥起見,研發團隊首創“雙泵接力輸送技術”,將兩臺充填工業泵“串聯”進行膏體泵輸送泵送,一則加大對堵管的可控性,二則對膏體泵輸送二次攪拌,保持其特性在長距離泵送中不受損失。
膏體泵輸送充填是國際最先進的充填開采法。因其是從源頭治理礦山開采污染等問題的最有效途徑,而廣被歐美等發達國家采用。它將開采后的廢棄物制成膏體泵輸送,“完璧歸趙”給采空區,置換出礦產資源。膏體泵輸送凝結后強度高、無風化、無有毒物質釋放,不污染地下水、不破壞耕地。此法可安全采出煤礦所有類型壓煤。應用于金屬礦,還能將尾礦庫潰壩引發的土壤、水源等重金屬高污染風險降低到幾乎為零。
膏體泵輸送在超長距管道里輸送,極易發生離析、斷層和堵管。一次堵管的清理費用,就達百萬人民幣。膏體泵輸送如何順利“抵達”采空區,成為整個項目最關鍵的難點。
項目從獲批到成功運行,飛翼股份創下了新的膏體泵輸送充填紀錄:僅6個月,連續兩次、成功突破超長距離、大采深復雜工況下的膏體泵輸送泵送技術,成功完成劉東煤礦膏體泵輸送充填。項目在國內充填建設史上,周期最短。
以上內容由泰安躍起環保有限公司整理發布,瀏覽更多關于膏體泵輸送的信息請點擊:www.sweetpeachtours.com
上一篇:山東污泥泵輸送系統銷售廠家
下一篇:躍起環保告訴您影響膏體泵選擇的因素(圖)











手機:18653883188
聯系人:馮先生
電話/傳真:0538-8211117
地址:山東省泰安市青春創業園
網址:www.sweetpeachtours.com
郵箱:tayqhb@163.com